请每一位打算户外以及正在户外还有那些准备成为轻量化专家的朋友们注意: 1、请学习野外的急救技能,包括各种灾害情况下的应对办法,骨折、咬伤、迷路等。因为这是你的财富,不能到用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记住这不是为了考试加分,而是为了某一天能够拯救自己或者别人的生命。 2、请携带正确的地图,并熟悉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技能。不要给我说有了gps就什么都不怕,gps也有没有电的时候,同时轻量化的观点似乎指南针和地图更加合适和耐用。 3、结伴同行。除了安全考虑,你的同伴甚至也是轻量化的关键,至少你们可以分担部分的负重和装备。 4、初入户外朋友,最初的几次行程要先安排在比较熟悉的路线,老人带队是个好办法,跟在别人后面学习也不是键丢脸的事情。等你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再轻量化也来得及。这时你再去其它行程就轻松了。 写了这些文字内容算是比较简短,但我想应该能够传达我需要表述的概念。但轻量化牵涉到非常多的观念和做法,每个人都可以因应自己的不同的需求来做调整,这也就是轻量的个人化。同样来说,上面的很多东西都是出自个人的感言,所以每位打算轻量化的朋友还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调整,不过总体的概念就那么多,我也是是在轻量化学习的路上,欢迎大家补充。 纵观近些年来的轻量化概念,往往总是说的人多,但实际做的人其实不多,或者说部分轻量化的人多,能做到比较完全的轻量化的人更少(这里面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除了花钱才能达到的轻量化(这是肯定的,买轻量化的装备要花的钱比一般的要贵很多)部份外,有些部份是不太用花钱就能达到的。例如简单化你的粮食和装备、水。把携带的口粮、水简化(这肯定是最快的方式,不过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说并不容易做到,老外他们喜欢吃流食,那能叫吃的么?我们中国人户外也要讲求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的,喜欢腐败的同学接着来,以下省略数千字……),或根本就不要把一些装备带上山,最好每次登山回来后检查一下有那些带上去装备是没被用到的,这样下次就可以考虑不用带了,但也要根据不同的活动不同的环境综合考虑。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考虑,如果真的打算要走轻量化,首先建议大家选购一个小容量的背包,40升左右就足够了(经常有朋友问我60升、70升、甚至是80、90升的背包该买什么好,我都很奇怪他们每次上山都背了些什么在里面,难道是每次都拐卖姑娘上山么?哈哈),从根本上断绝你背很多东西出去户外的念头,只有这样才能每次出行真正考虑什么该带,什么该简化,什么可带可不带,并逐步达到轻量化的目标。就我个人体验来说,轻量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其间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比较长,花费也是比较大,说起来的确不太简单。以我自己来说,现在也只是初入轻量化的门,距离真正的高手还远着呢,而且我也在不断的户外活动中逐步体验和学习。因为轻量化牵涉到很多方面,尤其是个人方面,我呢有时候就喜欢腐败享受,每次出行总觉得这个需要,那个也需要,总想着去户外享受。于是每次出行总是带了很多享受用的东西,而每次制定的轻量化目标总也完不成。建议大家,当然包括我自己,应该在每次出行时,多多考虑使用上的需求,包括重量、空间、环境、价格等方面,不断进步,才能正确找到每个人自己的轻量化方式。
|